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

材料期刊网

高级检索

通过化学气相渗透(CVI)、树脂浸渍/碳化(I/C)的工艺制成多孔的C/C预制件,采用气体压力浸渗方法向预制体中渗入铜,制备出C/C-Cu复合材料.以高密度C/C复合材料(1.9g/cm3)作为对比样,在MM-200型磨损试验机上对其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,并对其微观结构和摩擦磨损机理进行分析.研究结果表明:C/C-Cu的摩擦系数比C/C复合材料的低,这主要与摩擦表面的摩擦膜有关,铜在摩擦力带动下填充摩擦表面的凹坑,并与碳材料共同形成摩擦膜,摩擦膜的碳含量越高,润滑效果越好.当C/C预制件密度为1.59 g/cm3时,C/C-Cu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均小于C/C复合材料,摩擦磨损性能良好.

参考文献

[1] 崔春翔;赵晓宏;徐华;张红娣.碳纤维-铜复合材料研究[J].河北工业大学学报,2002(6):43-48.
[2] 凤仪;应美芳;王成福.碳纤维不同分布的碳纤维-铜复合材料的电导率[J].复合材料学报,1998(4):38-42.
[3] 魏伟;孙园;魏坤霞;杜庆柏;胡静.Cu/碳石墨机械密封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[J].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,2014(1):15-19.
[4] 符蓉;高飞;宋宝韫;于庆军.铜-石墨烧结材料中第三体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[J].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,2008(4):554-558.
[5] 孙世清;毛磊;刘宗茂;郭志猛;殷声.Al2O3-Cu和C-Cu复合材料研究进展[J].河北科技大学学报,2001(1):7-10,21.
[6] 陈青华;肖志超;邓红兵;苏君明;彭志刚.国外C/C复合材料飞机刹车盘的摩擦表面特性和摩擦磨损机理[J].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,2008(2):288-293.
[7] 虞红燕 .金属浸渗对碳/碳复合材料组织、性能的影响[D].大连理工大学,2007.
[8] 冉丽萍;易茂中;王朝胜;杨琳;易振华.C/C-Cu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摩擦磨损性能[J].中国有色金属学报,2007(4):530-535.
[9] 孙乐;李红;任慕苏;孙晋良.C/C-Cu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[J].宇航材料工艺,2010(4):71-75.
上一张 下一张
上一张 下一张
计量
  • 下载量()
  • 访问量()
文章评分
  • 您的评分:
  • 1
    0%
  • 2
    0%
  • 3
    0%
  • 4
    0%
  • 5
    0%